已崩了的”MBC崩盘”
2022年10月,韩国三大电视台之一的MBC爆发了史无前例的罢工事件。这场被称为”MBC崩盘”的风波持续了整整三个月,导致电视台节目全面停播,收视率跌至谷底。然而当我们回望这段历史,却发现所谓的”崩盘”不过是一次必要的阵痛,是媒体机构在时代变革中不得不经历的蜕变。
罢工的直接导火索是MBC管理层对工会的打压。但深层原因则是传统电视台在数字时代的生存困境。MBC作为公共电视台,既要承担社会责任,又要在商业竞争中求生存。这种双重身份的矛盾在流媒体崛起后愈发凸显。电视台高层试图通过削减成本、压制员工来维持运营,却适得其反。这不禁让人想起古罗马帝国的衰亡——当体制僵化到无法自我更新时,任何表面的修补都无济于事。
罢工期间,MBC员工展现了惊人的创造力。他们自发组织制作网络节目,在YouTube等平台发布内容,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关注度。这揭示了一个重要事实:内容的价值不在于传播渠道,而在于创意本身。就像文艺复兴时期,当教会垄断被打破,人文思想反而获得了更广阔的传播空间。MBC员工用行动证明,传统媒体人完全有能力适应新媒体环境。
罢工最终以管理层让步告终,但真正的胜利在于观念的转变。复工后的MBC开始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,与网络平台展开合作。这场危机成为了转型的催化剂。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,就像活字印刷术终结了中世纪抄写员的垄断,数字技术也在重塑媒体格局。那些被视为”崩盘”的动荡时刻,往往是新秩序诞生的前奏。
“MBC崩盘”的启示在于:在技术革命面前,与其徒劳地维护旧秩序,不如主动拥抱变革。真正的危机不是崩盘本身,而是拒绝改变的固执。当一家媒体机构能够将危机转化为转型动力时,所谓的”崩盘”就会成为重生的契机。在这个意义上,已崩了的”MBC崩盘”,恰恰是韩国媒体生态走向新生的转折点。
免责声明:网站所有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,内容仅提供用户参考,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,本站概不负责,如有侵权联系本站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