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惕”国通通讯”网络电话传销陷阱:当科技外衣包裹诈骗内核
近日,市场监管总局对”国通通讯网络电话”开出5083万元罚单,揭露了一起以网络电话为幌子的多级分销传销案件。这起案件再次警示我们: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,传销诈骗正披着高科技外衣卷土重来。
“国通通讯”打着”互联网+”的旗号,以网络电话服务为诱饵,实则构建了一个典型的金字塔式传销体系。参与者通过发展下线获取提成,层级越高收益越大,完全符合传销”拉人头””团队计酬”的本质特征。这种模式不创造任何实际价值,只是将后来者的资金转移给先入者,最终必然崩盘,让底层参与者血本无归。
值得注意的是,此类传销往往利用人们对新兴技术的陌生感进行包装。网络电话、区块链、元宇宙等科技概念成为诈骗分子的”遮羞布”,使骗局更具迷惑性。数据显示,2022年全国查处网络传销案件涉案金额超百亿元,其中不少案件都打着科技创新旗号。
防范此类骗局,公众需牢记三点:一是认清传销本质,任何以发展人员数量作为计酬依据的模式都涉嫌违法;二是警惕高额回报承诺,天上不会掉馅饼;三是核实企业资质,通过官方渠道查询企业注册信息和经营许可。
监管部门对此类违法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。此次5083万元的巨额罚单彰显了执法决心,也提醒不法分子:任何试图利用新技术进行非法牟利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严惩。同时,这也要求我们加快完善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监管体系,为创新划定清晰的法律边界。
技术创新本应为社会发展赋能,而非成为诈骗工具。在拥抱数字时代的同时,我们更需擦亮双眼,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人民美好生活,而非沦为少数人敛财的幌子。
免责声明:网站所有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,内容仅提供用户参考,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,本站概不负责,如有侵权联系本站删除!